人物·路桥一部东三环闭合工程的小伙们

  • 【字号:
  • 阅读:1102
  • 发布:2023-09-28
  • 作者:相庄洁
  • 来自:公司团委
  • 广福路车水马龙间,身穿反光背心、头戴安全帽的人们在昆明市三环闭合工程东三环A段项目忙碌着。项目上有四个平均年龄23岁的小伙——杨银龙、张兴奇、陈学海、陈松,在闹市之中,工地一隅,他们书写着自己的青春故事。


    杨银龙,共青团员,作为订单班的学生,去年9月就来到公司实习。实习期间,他主动要求到项目一线锻炼自己,直管部将他安排到新进场的东三环闭合A段工程。“踏进项目现场,就好像翻开了一本教材,在学校里学习过的知识点一个个浮现眼前”。他在学校所学的是工程造价专业,来到项目后负责对桥梁部分的承台、墩柱、盖梁、小箱梁的混凝土、模板以及钢筋计量。第一次遇到桩头破除作业,杨银龙犯了难,桩头已经破除了,那么伸入承台15公分部分的混凝土计量和钢筋计量该如何归属呢?他赶忙向项目部经验丰富的技术前辈请教。前辈告诉他:“桩基的这15公分需要破除,实际的钢筋量是属于桩基的,而破除后的这15公分桩基实际使用的是承台的混凝土,所以承台混凝土用量不用扣减这伸入的15公分。”施工现场就是最好的课堂,杨银龙恍然大悟。

    项目部前辈告诉他,要熟悉图纸。要能够把图纸在脑海中形成立体化的施工情景,这对计量也有很大帮助。为了进一步提高识图画图的熟练度,杨银龙通过用CAD绘制卡通形象来熟悉软件使用,画完一张张卡通图,软件的各种快捷键也记牢了。经过一个月练习,现在的他CAD画图行云流水。

    此外,杨银龙还负责项目农民工实名制工作,翻完厚厚一摞文件资料,其中的工作流程和条款规定还是记不住。充分利用理工科专业的线性思维,仅用一晚上的时间,杨银龙就把厚厚的资料变成了“小龙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他把复杂的农民工实名制管理流程提炼成“七步骤四录入”,言简意赅,一看就懂。

     

    张兴奇,共青团员,和杨银龙是同班同学,兄弟俩一起来到东三环闭合工程,项目上的RTK测绘仪吸引了小张。RTK测绘仪是一种新型常用的卫星定位测量方法,张兴奇只听说过,没有真正使用过。以前在学校用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每次都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而RTK采用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实时处理两个测量站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分方法,将采集的载波相位发给接收机,进行求差解算坐标。一开始,作为新手小白,张兴奇使用仪器并不熟练,到广福路上进行横断面测量每测一个点都要很长时间,最基础的放线都要找好久才能找到。为了尽快熟练仪器,加快放线进度,项目工程部组织了放线比赛,在仪器上输入放样点后,要求“每个人计时放样,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放完10个点,放点的精度在±1mm以内。”小张自告奋勇:“我要第一个放。”大家都说:“那就小张先放,看我们新入职的员工能在几分钟把点放完。”一声令下,小张迅速拿起仪器按照手册显示的位置跑去,放第一个点就感到吃力,精确度只有±5mm,放样时间明显较长。项目同事告诉他:“你先找一个方向,找到以后再找另外一个方向,这样就快了。”使用这个方法明显加快了放样速度,用时16分钟结束比赛。结果,兴致勃勃的小张得了倒数第一名。

    比赛结束后,不服输的他扛起测量仪、提起锥桶,到广福路全线进行测绘练习。白天练到饭点、晚上练到天黑、趁着雨歇接着继续练,广福路与昌宏路十余个红绿灯口,都能见到他的身影。多月后,项目部再次组织RTK放点比赛,看谁放点又快又准,小张从长时间散状式找点到2秒精准找点,获得项目部比赛第一名,从此,大家都称他为“找点高手”!

     

    陈学海,共青团员,2021年来到公司路桥一部,虽然只有两年工作经验,但他去过丽江职教园区、彩云市政道路、昆明菊华立交、东三环闭合一共四个项目,虽然四处奔走,也帮助他快速积累了工作经验。“只要能学到东西,冲锋大干大家上,稳住后场我来干!”陈学海乐于成为团队的“辅助”角色。现在的他,在东三环闭合项目担任工长,他说:“这是我第一个从进场开始干起的项目,我想好好干!”2023524日忙碌的夜晚,正好轮到他值班,主要工作内容是组织桥梁和路基两个班组进行混凝土浇筑。一边是钢便桥C30桩芯混凝土浇筑,另一边是1号便道路基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C25混凝土浇筑,所以混凝土标号不一样。由于浇筑部位不同,需要兼顾两边,他一会儿查看到场车辆司机师傅混凝土单子上的混凝土标号及浇筑,一会儿盯着桥梁班组如何进行现振捣,同时还要向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协调现场材料的供应,他提着手电筒忙得满头大汗。直到凌晨3点,混凝土浇筑基本结束,他用卷尺量长宽高,进行混凝补方,把所有抹面完成,设备收好,才回到宿舍进入了梦乡。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熬夜加班是他、放假值班也是他,哪里需要补位,哪里都有他。

    项目部四个小伙伴相约买了自行车,下班后最大的兴趣就是户外骑行。一次去海埂大坝,一位同事的自行车链条卡住了,轮子转不动,附近没有修理车子的地方。正当大家烦恼的时候,陈学海蹲在自行车前仔细观察说:“链条掉了而已,处理一下就好了,不碍事。”只见他在挎包里拿出一套工具,慢条斯理地捣鼓起来,一会工夫就把自行车修理好了,大家再一次向终点出发。从那以后,每次出门骑车,大家都要叮嘱他:“别忘记带工具包!”

     

    陈松,共青团员,2020年来到路桥一部,现任东三环闭合工程主工长,他在几个年轻人中年龄最大,大家都叫他“松哥”。松哥在学生时代时,寒暑假都会到项目部实习,大学毕业时已经有修建二级公路的施工经验。松哥刚到东三环闭合工程,现场一片黄土,项目经理李国俊告诉他:“我们要在这片土地上修建指挥部,来一个设计施工一体化,你来辅助我完成。”根据昆明市三环闭合工程东三环A段(罗衙立交至广昌立交)施工建设项目路线走向,本项目在昌宏路、广福路交叉口,万科大都会小区一期东侧,道路红线外设置项目部,占地面积8426平方米。接到任务的松哥信心十足,第一次全程负责现场勘测、设计图纸、材料供应和施工管理,在极短的时间内拿出了可靠的设计方案,快速组织场坪清理和驻地建设,为项目启动开了好头。

    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天傍晚,松哥带领着10个工人浇筑驻地道路混凝土,突然乌云密布,下起了大暴雨。大家挤到临时搭建的雨棚里。雨越下越大,松哥怕刚刚浇筑混凝土被雨水冲走,冒着大雨,带着两名工人,争分夺秒,终于找到一张薄膜盖住刚浇筑的混凝土,混凝土倒是保住了,自己和工人全身都湿透了,回到项目部,给他留的饭菜都凉透了。项目部同事们常常说:“跟着松哥混,三天饿九顿。”他埋头研究驻地建设,每到吃饭时间,得把他从办公室拖出来才行。最终,仅用三个月的时间,项目指挥部顺利落成,东三环A段项目部成为集团第一家使用集装箱建设的示范驻地,获得集团领导好评。

     

    杨银龙、张兴奇、陈学海、陈松四位小伙相聚东三环闭合工程,一人一辆自行车,一人一项技能,一人一个故事,在项目上形成一道风景线。忙时四人骑车一起去项目现场比拼工程质量和进度,闲时四人骑车一起去环湖东路的“秘密花园”放松心情比拼体能。一支年轻的队伍,一支善战的队伍,一颗进取的心,是新时代青年该有的面貌。他们仰望星空,却不忘来时的路,他们精诚协作,势必把项目干好!


    
    云南建投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2024 - 2027 Copy Rights 滇ICP备2021001644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908号

    感谢您的光临!您是第50167705位访问者!

    技术支持: 方森科技
    友情链接:云南建投绿美发展有限公司 - 老挝英菲迪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