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至4月在墨西哥等地爆发了H1N1疫潮并已流传到世界各地,目前很多国家都发现有病毒感染者。它的症状一般表现为突然发烧到38度以上,咳嗽,头痛,关节疼痛,鼻塞,全身乏力以及没有胃口,另外还伴有流鼻涕、咽喉痛、恶心、呕吐以及腹泻等症状,同时,H1N1流感还能使人感染肺炎,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由于H1N1可直接感染人,导致人类患病或死亡,其公共意义日渐显著。近日,四川、河南等地新增了多例流感确诊病例,多发生在校园等人员集中地区,其中,绵竹一灾后重建的项目发现有8名操作工人疑似感染H1N1病毒,目前感染者已送至医院隔离观察。这样的事件,给同样是施工部门的我们提了个醒,在人员相对集中的施工现场如何预防H1N1流感,若发生感染疫情如何处理等问题都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首先,必须建立完善的操作工人跟踪档案,严格记录姓名、身份证、地址、联系办法、工种、进退场时间等,这样,不仅是管理规范要求,如若发现疫情,也可以及时与工人取得联系。
第二,施工现场应安排专人负责清洁,定时洒水压尘,生活垃圾必须及时处理,防止细菌滋生,切断病毒传播途径。 黄河
第三,对操作班组进行特殊交底,打喷嚏或咳嗽时应遮掩口鼻,不要随地吐痰,勤洗手,勿随意堆放生活垃圾,有呼吸道感染症状或发烧时,应戴上口罩,尽早就医。
第四,若项目发现感染病例,必须及时向卫生部门报告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调查感染者接触史,对可能感染的人群进行必要的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