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铁人和姚安人民心连心

  • 【字号:
  • 阅读:2105
  • 发布:2013-11-07
  •     4月11日的姚安骄阳似火,烈日下一群青年对着红色的队旗庄严宣誓:“最艰苦的担子我们挑,最需要的地方我们去,最紧急的关头我们上,最困难的时刻我们到……为企业争光,为队旗添彩,为建设百姓放心房贡献青春!”这便是公司五〇三直管部驻扎在姚安的一群年轻人,这是他们来到姚安的第三个月,他们给自己起了一个坚毅的名字——新铁人。
        这天下午,集团公司团委副书记雷栖来到项目部,为项目部进行了新铁人青年突击队的授旗仪式,授旗现场的对面,是灾民暂时用来避难的蓝色帐篷,帐篷边的空地上停着一辆水车,上面写着“抗旱供水”。到项目驻点的安全生产部副部长杨春华说:“最近气候干旱,水车是来应急的。”
        2011年2月21日,50多名管理人员来到这座远离县城的小山村,开始了这项事关民生的重大工程——姚安县官屯大村民房质量整改工程,一同前来的就包括这25个年轻人。90栋民房需推倒重建,建筑面积11592平方米,工期90天,5月20日必须交付使用,伴随的还有灾区艰苦的自然环境和灾民们期待的眼神。在这样的情况下,青年突击队应运而生,队员就是这25个年轻人。
        五〇三直管部党支部书记张敏说:“我们就是要将年轻人的激情转化为具体的奋斗目标,将他们的个人的成长和姚安县官屯大村民房质量整改工程紧密相连。”而这些年轻人果然没有辜负众人的期望。2月20日至25日中午12时15分,经过148个小时的连续奋战,工程B标段B57、B58、B59三栋民房开始浇筑毛石混凝土基础。截止2月26日凌晨,重建的总共90栋民房基础已开挖过半,甲方指挥部及监理都对五公司的施工质量及进度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项目上实习了一个多月的张云川说道:“其实艰苦的不是白天,而是晚上熬夜,我刚来实习,从事的都是一些简单的工作,但是这短短一个月我就有4次熬夜的经历,不过我绝对不是最辛苦那个。”小李晒得黝黑的脸上露出腼腆的笑容。
        工长于清泉说:“从开工到现在都是每天工作15个小时,除了干活,剩下的时间都是吃饭睡觉。基础起来之后通宵少了些,但赶上浇混凝土,还要连夜干活。”一同前往姚安的同事曾试图联系久未见面的好朋友却没能打通电话,直至返程的路上才收到对方回电:“昨晚熬夜,刚才在休息……”
        这些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年轻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铁人”的含义,让项目部在3月24日完成±0.00以下基础部分这个大节点,进一步确保了工期。
       “其实除了艰苦的自然条件,质量要求特别高才是这个工程真正的难点。”杨春华指着几栋砖混结构的施工民房说,看似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农村民房,在周转材料、泥沙配比、钢筋使用、外架搭设上坚持严格的标准,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每道工序最少验三次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这些年轻人也毫不松懈,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施工,以免耽误工期。
        4月21日,90栋需要改建的民房二层主体已经全部完工,为了赶工期,很多没成家的年轻人一趟昆明也没回去过,但是苦中也有乐。“会有当地的村民要给我们洗衣服,还让我们去家里吃饭做客呢”,于清泉兴奋地告诉我们。“吃苦奉献,青年为先”,喊着这样的口号,新铁人继续扎根在山路蜿蜒的坝子里,坚定地和坝子里的村民们站在一起,一起重建家园!
                       五公司  唐秀玲 于清泉/摄影报道
              图为集团公司团委副书记雷栖为项目部青年突击队授旗
                        图为突击队队员在队旗上签名留念
                             图为授旗仪式后大家合影留念
                                             图为施工现场外架
                            图为已经完成的主体结构
    
    云南建投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2025 - 2028 Copy Rights 滇ICP备2021001644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908号

    感谢您的光临!您是第52600105位访问者!

    技术支持: 方森科技
    友情链接:云南建投绿美发展有限公司 - 老挝英菲迪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