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建筑业年度热词盘点

  • 【字号:
  • 阅读:6362
  • 发布:2019-01-04
  • 作者:(胡婧琛)来源:建筑时报
  • 挥别2018年,跨入2019年。回望过去的一年,中国建筑业改革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取得了骄人的业绩,留下了难忘的记忆。此刻,让我们用专属于建筑业的热词来回味这一年曾经发生的行业大事,以及国家对建筑业企业诉求的回应……

    我们的九大热词分别是:

    优化营商环境   基建补短板   资质改革   一带一路   保证金   改革开放   雄安新区   规范PPP   蓝天保卫战

    热词之一:优化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近年来各类文件、会议、报道中的高频热词,从中央到地方对营商环境的关注度都在不断升温。特别是进入2018年,国务院首次常务会议的首个议题,就是部署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世界银行关于营商环境的十大评价标准之一的“申请施工许可”指标,也备受关注。2018年5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提出2018年在16个试点地区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一半以上,由目前平均200多个工作日减至120个工作日,2019年上半年在全国实现这一目标。

    为加速项目审批,补齐这个营商环境短板,国务院还专门发文明确了三方面改革任务和措施:统一审批流程、精简审批环节、完善审批体系,即政府定标准、强监管;企业作承诺、守信用。

    此外,全国各地也因地制宜地进行了积极探索。如浙江省着力推进施工图设计文件联合审查和竣工验收“测验合一”;江苏省实施的“3550”改革,将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行政审批限定在5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企业投资项目实施“多评合一”;北京市、上海市针对社会投资项目优化审批流程,实行施工图设计文件联合审查,精简审批事项和审批前置条件,推行建设工程联合验收,优化给排水接入服务等。

    通过不断加速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也及时客观地反映我国改善营商环境的成效。在2018年10月31日发布的世界银行《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中,我国总体得分73.64,位列第46名,比上年上升32位,为报告发布以来中国最好名次,并跻身营商环境改善排名前十。世界银行对中国的排名由北京、上海两个城市的数据组成,《报告》认为过去一年这两个城市改革亮点包括:通过简化申办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流程及新建筑的不动产登记,“办理施工许可证”更便利;通过对建筑施工专业人员实行更严格的资质要求和在公众获取信息方面的改善,也加强了建筑质量控制。

    优化营商环境,我们不只是“说到、做到”,2019年还要做得更快更好!

    (徐敏)

    热词之二:基建补短板

    作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投资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7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出现了明显的回落态势,引发不少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担忧。

    在三大类投资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回落成为固定资产投资的最大拖累项,从2018年年初的两位数增长放缓至1~7月份的5.7%,同比上年回落15.2个百分点。究其原因,第一,近些年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保持20%左右的高速增长,在上年高基数基础上,来年仍保持快速增长难度更大。第二,中央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角度出发,对项目的合规性、合理性进行了综合评判,对项目包括PPP项目,加强了合规性校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遭遇滑坡。

    因此,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基建补短板便成为稳增长政策的“热词”,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部署推进基建补短板并出台一系列措施。进入2018年10月,国办更是下发《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指出,今年以来整体投资增速放缓,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回落较多,一些领域和项目存在较大投资缺口,亟需聚焦基础设施领域突出短板,保持有效投资力度,促进内需扩大和结构调整,提升中长期供给能力,形成供需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指导意见》要求,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围绕打好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补齐铁路、公路、水运、机场、水利、能源、农业农村、生态环保、公共服务、城乡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等领域短板,加快推进已纳入规划的重大项目。

    重点任务方面,包括以中西部为重点,加快推进高速铁路“八纵八横”主通道项目,拓展区域铁路连接线,进一步完善铁路骨干网络;加快推动一批战略性、标志性重大铁路项目开工建设;加快启动一批国家高速公路网待贯通路段项目和对“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地方高速公路项目;加快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重点推进一批国际枢纽机场和中西部支线机场新建、迁建、改扩建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加快金沙江拉哇水电站、雅砻江卡拉水电站等重大水电项目开工建设等等。

    (梁惠成)

     热词之三:资质改革

    2018年,我国“放管服”改革全面深化,建筑业资质改革亦步入“深改”阶段。

    2018年,住建部简化企业资质管理,进一步试点告知承诺审批制度,有效加快审批速度,让项目早落地、早开工,让企业获得便利。2018年,住建部决定告知承诺制试点的范围由原先的北京、上海、浙江等三个地区扩大到江西省、河南省、四川省、陕西省等七个地区。

    国家主管部门亦在企业资质的标准、要求、程序等方面做减法,提高审批效率,减轻企业的申报成本和负担。2018年,住建部修改《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明确对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统一实行电子化申报和审批,进一步简化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申报材料;取消建筑业企业最低等级资质标准中关于持有岗位证书现场管理人员的指标考核。

    2018年,资质动态监管力度明显加强,建筑企业资质动态核查步入行业常态化。2018年1月,四川公布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1022家建筑业企业资质监督复查情况;同年5月,广东深圳下发《关于开展2018年建筑业企业资质动态核查和建筑市场违法行为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同年6月,江苏发布关于开展建筑业企业资质动态监管工作的公告……

    这一年,推进企业资质证书电子化又取得了阶段性进展。2018年10月起,工程企业电子资质证书正式在北京推行。

    2018年是建筑业资质标准经历大调整的一年。未来资质趋势日渐明朗,告知承诺制、电子化、无纸化等关键词逐渐成为主流。然而,在大力推行措施为企业减负的同时,主管部门须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方能获得一个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建筑市场环境。

    (胡婧琛)

    热词之四:一带一路

    刚刚过去的2018年,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第五个年头。在过去的一年里,又有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使签署文件总数达到近170个。“一带一路”成果愈发丰盛,前途愈发光明。

    基建工程一直是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去年前7个月,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积极推进,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571.1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45.6%。“基建狂魔”持续发力,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匈塞铁路、雅万高铁等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稳步推进,中国工程人的身影活跃于“一带一路”大舞台。

     “一带一路”沿线广阔的市场和旺盛的需求,也为不少处于产业布局调整期的建企提供了新机遇,过去的一年里,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国中冶、中国能建等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建企均从中获益,海外业务上升明显。

    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司法服务于保障。在过去的一年里,“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启动建立。在前期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设立国际商事法庭若干问题的规定》基础上,最高法配套发布并正式施行了三项规范性文件,为“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也标志着诉讼与仲裁、调解有机衔接的“一站式”国际商事多元化纠纷解决平台已正式落成,进入运行阶段。

    秉承着“共商、共享、共建”原则,“一带一路”精神被写入联合国、中非合作论坛、上海合作组织、亚欧会议等重要国际机制成果文件。

    2019年将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指出,这将是2019年中国最重要的主场外交,也是共建“一带一路”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我们要在第一届论坛提出的‘三共’(即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基础上进一步打出‘三高’(即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的理念。我们有信心与合作伙伴共同努力,实现这一追求。”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日前说。 

    (张翼翔)

    热词之五:保证金

    近年来,为降低企业成本、营造公平竞争环境,部署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的相关政策陆续出台。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的通知》;2017年国务院决定将建筑领域工程质量保证金的预留比例上限由5%降至3%之后,2018年住建部采取措施,加大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工作力度。各省市相继出台实施方案持续推进工程保证保险取代保证金。

    2018年1月8日,湖北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联合中国保监会湖北监管局印发文件《关于开展建设工程履约保证综合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保险保单与工程建设领域常规保证金或保函具备同等效力。此项政策出台,标志着建设工程企业可以用更低的成本、更为便利的保险单获得与传统现金保证金或银行保函相同的履约保证效力。

    同样是在1月初,厦门保监局联合市建设局、厦门市金融办出台了《关于在全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开展建设工程保证保险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市推广建设工程保证保险,运用保险机制降低建筑企业的资金成本。

    2018年5月,安徽省住建厅印发了《关于推行工程质量保险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将在政府投资工程、装配式建筑和实行工程总承包的项目中试点推行工程质量保险制度。采用工程质量保险的项目,发包人不得再预留工程质量保证金。

    同月,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建筑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于工程质量保证金,在国家由5%降到3%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预留比例,住宅工程单位工程价款结算总额3000万元及以上的按1.5%预留;工业、公共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按不超过工程价款结算总额的1%预留。

    在建筑企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在各项有利的政策的引导下,相信在新的一年里,保证金的概念将继续淡化,有关清理规范过多过繁的保证金、规范工程担保行为的措施还将持续有力地推进。

    (何梦吉)

    热词之六:改革开放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年,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回首40年的改革开放之路以及创造出的诸多奇迹。

    4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进行,建筑业迅速发展,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其支柱产业地位逐步确定,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愈发明显,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愈来愈突出。国家统计局于2018年9月7日发布的改革开放40年建筑业发展报告显示,1978年,全国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39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8%。2017年,建筑业增加值达到55689亿元,比1978年增加55550亿元,年均增速16.6%;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6.7%,比1978年提高2.9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还使我国建筑企业在国际舞台上愈发耀眼,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于2018年发布的国际承包商250强榜单中,中国以69家上榜企业数量蝉联全球榜首。在前十强中,中国企业占据3席,其中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231.02亿美元海外营业收入稳居第3名,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分列第8位和第10位。

    改革开放40年间,建筑行业英才辈出。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表彰的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奖获得者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巨晓林两位建筑人作为行业杰出代表入选。

    40年来,我国建筑业技术水平也不断提升。11月28日,中国建筑业协会在京召开“激荡四十年·改革正当时——改革开放40周年建筑业在行动”纪念大会,会上发布了《改革开放40年建筑业经典工程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建筑施工技术水平实现了新跨越,高速、高寒、高原、重载铁路施工和特大桥隧建造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离岸深水港建设关键技术、长河段航道系统治理以及大型机场工程等建设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中国建筑业协会会长王铁宏在会上强调,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应认清当前、把握未来,要重点关注装配式建筑发展、市场模式变革、“一带一路”倡议、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等四方面问题。

    40年改革开放,40年辉煌成就。面对新时代,建筑业有坚实的发展基础,更有艰巨的困难挑战。展望未来,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将在建筑业内奏出新的强音。

    (张翼翔)

     热词之七:雄安新区

    2018年,是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关键一年。2018年2月28日,雄安新区首个重大交通项目——北京至雄安城际铁路正式开工建设;2018年4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复《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有了清晰的遵循;2018年6月初,新区设立以来第一个基础设施项目——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全面投入使用;2018年7月2日,雄安新区面向全球征集启动区城市设计方案;2018年年末,国务院正式批复《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标志着雄安新区进入大规模发展建设的新阶段……这一年,千年大计的恢宏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这一年,雄安这座未来之城,也向着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不断迈进。新区建设坚持先谋后定、精心规划,在组织编制规划体系过程中坚持“多规合一”,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在雄安市民服务中心的设计建设中,植入了海绵城市、综合管廊、绿色装配式建造方式等30多项世界前沿新技术,探索形成了国内建筑创新的“试验田”以及未来城市的“样板示范区”。新区还全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建立全新的投资项目审批制度,精简建设项目审批环节,探索推进建设项目告知承诺制,构建智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新模式。

    展望2019,雄安又将迎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1月2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的批复》,对紧扣雄安新区战略定位、有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打造优美自然生态环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塑造新区风貌特色、打造宜居宜业环境、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绿色低碳之城、建设国际一流的创新型城市、创建数字智能之城、确保城市安全运行等提出指导性意见。

    伴随着《总体规划》的落地,千年大计宏图正启。新的一年,雄安新区将迎来更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期待雄安继续循着改革再出发的号角,稳步向前!

    (徐敏)

    热词之八:规范PPP

    2017年下半年开始的一系列规范政策紧密出台,拉开了2018年PPP“规范发展年”的序幕。

    2018年,大规模“整顿”“清退”工作逐步开展。根据财政部数据,为防范PPP被泛化滥用,2017年下半年以来,财政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PPP项目库集中清理整顿,截至2018年10月底,各地累计清理退库2428个项目、涉及投资额2.9万亿元,整改完善2005个项目、涉及投资额3.1万亿元。目前在全国2461个已实施PPP项目的地区,仅有6个地区的财政支出责任占比超过10%红线。

    依法、合规的市场被各界寄予厚望。2018年9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发布。随后,财政部也向各省财政部门发出《关于规范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2018年10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地方依法合规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投资投入补短板重大项目。

    2018年留下的最大悬念莫属“PPP条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条例》何时出台?业内人士透露,PPP条例将在业界关注的适用范围、法律体系构建等问题上有所突破。

    (时永庆)

     热词之九:蓝天保卫战

    2018年是蓝天保卫战取得阶段性进展的一年。2018年7月,国务院发布《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吹响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进军号角。随后,上海、宁夏、福建等省、市、自治区纷纷出台相应政策。蓝天保卫战成了2018年全国各行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建筑物是能耗和碳排放的大户。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环保节能建筑材料,是打赢蓝天保卫战,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题中之意。

    目前,建筑工地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形势严峻。我国部分地区的工地裸露土地未覆盖到位,房屋拆迁和渣土运输过程中未建立有效的抑尘措施,扬尘污染严重。因此,我国多个地方出台文件,要求各类建筑工地必须做到“六个百分之百”全覆盖, 加快推进建筑工地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平台建设,为打赢蓝天保卫战这场攻坚战作出应有的贡献。

    建材业亦是蓝天保卫战的一大重点,尤其是钢铁、水泥等产能严重过剩的领域。在此背景下,水泥等建材企业积极参与错峰生产,开展超低排放改造,有效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减轻污染程度,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助力蓝天保卫战。

    保卫蓝天,任重道远。要想彻底打赢蓝天保卫战,这一持久战,建筑工地必须落实好“控尘”措施,而正面临转型升级关键期的建材业则需做好节能减排相关工作。

    (胡婧琛)

    来源:建筑时报

    
    云南建投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2024 - 2027 Copy Rights 滇ICP备2021001644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908号

    感谢您的光临!您是第50441147位访问者!

    技术支持: 方森科技
    友情链接:云南建投绿美发展有限公司 - 老挝英菲迪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