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随想记

  • 【字号:
  • 阅读:1683
  • 发布:2022-05-09
  • 作者:李保庆
  • 来自:党委工作部
  • 23岁,我从学校毕业正式成为一员社会新兵;24岁生日当晚,我在办公室完成未尽的工作。

    匆匆在宵夜摊吃了一碗九块钱的米线,回到离公司不远的出租屋,洗漱、铺床、休息。当天的朋友圈文案,我写道: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从学校到职场,是换了一个课堂,感恩一路走来给予我支持和爱护的大家,这是充满惊喜的24岁。

    此刻,我坐在4楼办公室,看着窗外百米的昆明玻璃厂房久未升起烟雾的烟囱,幻想着它也曾见证人声鼎沸、勃勃生机,从去年夏天到现在我所经历的点滴回忆也不断涌出。

    去年七月,我怀揣着豪情壮志和满腔热情来到小团山,开启了人生的一段新程。作为职场新人,在与前辈交流过程中不免会提及我的年龄,老同志一丝惊诧后难免会感慨原来自己已离校这么多年了常会叮嘱:小李还年轻,要多多努力才行。至此,年轻人、小朋友便成为了我的第一个标签。

    “小李刚来,各项工作都不熟悉,你们要多带他、帮助他,小李也要好好学习。”初来时领导的谆谆教诲仍在耳畔回响。文字编辑是一份机械、严谨、细致且耗费时间的工作,长时间加班便成为了上班后的第一个坎。

    是的,尽管现实与理想之间鸿沟巨大,但20来岁的年纪,好像也没有什么来不及庆幸的是自己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晚间的办公室奋斗,部门里好多前辈也常每天奋战在傍晚七点的小团山,我时常会被他们所打动:酷爱游戏的楠哥常会压下与战友开黑的躁动,从新闻体裁、专业词汇、标点如何使用,到图片如何处理,再到微信怎么排版才能显得美观明了,他不厌其烦地帮助我尽快熟悉岗位;肠胃不好的磊姐,每天坐在电脑前敲击着机械键盘噼里啪啦码字,加班到晚上七八点,一份外卖小米粥常伴左右;郭老师是我的顶头上司,但更像家里哥哥一样关心爱护我,让我从不同的角度看到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也可以有更多的可能性;小美姐认真仔细,“我要打个红头”的呼喊常在耳畔响起……

    我时常在想,他们中有很多人已经组建了家庭,每天伴着晨曦出发,载着星光归程,陪伴家人和孩子的时间严重缩水,但他们却从未放弃,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我想,于我而言,他们是年轻人的榜样和目标,于他们而言,他们永远年轻,永远热爱,永远在为了更好地生活奔赴在路上。

    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是在新员工入职交流会上,陈总工对新员工的寄语:“从学校到社会,是一个全新的环境,你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以及不同的岗位,但从今天起大家都有了一个共同的身份--五建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我在施工单位属于少数,如何快速地适应企业环境,答案是深入项目一线。

    2021年对于公司和我自己都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大环境不景气,建筑业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是仍然有那么一群人与家人聚少离多,时刻坚守在项目一线。去年八月我去到了公司六盘水凤凰薹项目,项目经理是一位标准的“80后”,热情、自信、阳光,喜欢英雄联盟,安全总监却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革命。我难以忘记他们并肩在项目拿着图纸交流讨论的画面,两代五建人,新生代和建筑老炮奋战在一起,为公司开拓省外市场冲锋陷阵。饭后,在与老总监的交流中,能从他激昂的话语中重温老一辈五建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豪迈和敢于挑战不可能、啃最硬骨头的无畏。老同志对我讲,“小伙子以后也要多来项目上看看,困难是多,但我们可不服输,一直在跟其他家单位比进度、比质量,下次你来,肯定又有大变化!”春节前夕,我跟项目打电话要素材,他们的对话总能把我的思绪带到初去项目的那天,这或许是老总监奔忙半生所负责的最后一个项目了吧,些许伤感,却也让我充满希望——精神的传承是最宝贵的财富,将会一直激励、鼓舞着一代又一代新五建人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去年盛夏与我一同入职的有七十多人,大家年纪相仿我和其中许多人一直保持着联系。98年出生,小朱比我更年轻,四舍五入的话算得上是个00后。小朱跟我很熟悉,我们一起被分配到路桥四部,因为工作需要,我被借调到党委工作部代培,小朱在入职不久便去了巧家三水厂项目成为了一名施工员。

    八月的巧家,气温总能保持40摄氏度小朱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将所学知识快速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小朱是幸运的,在项目上无论是值守领导、工长亦或是民工班组都给予了这个年轻人极大的帮助和鼓励。我与他交流不断,总是在大清早逼迫刚值守完夜班的他去隧道给我拍照片,他无奈,但总会在最快时间给我提供丰富且高质量的照片。用他的话说:“这是我这辈子干的第一个项目,你说我能不重视?我好好拍,你也好好选,可以的话就帮宣传一下,我也给我父母看看他们的儿子可没有偷懒。”

    今年年后,巧家难得下了一场大雪,一大早小朱就给我发了一堆视频和照片,项目前堆起的“匠心祝您满意”的雪人、绵延的山路上白雪纷飞的画面让我印象深刻。“瑞雪兆丰年,年后我们的进度应该可以加快一些,很期待隧道贯通那天是什么感受。”4月14日,历经三年,巧家三水厂隧道工程实现全线贯通,小朱人生的第一个项目圆满收官。我习惯性跟他约稿,他迟疑地以为我在为难理工科出生的他,我说:“你站在隧道口,回忆一下你初到巧家的那天;回忆一下艰难的时刻与班组的不理解;回忆一下抢抓工期,白加黑,三班倒不能回去吃饭的时候;回忆一下过节难以跟家人团聚的时候;回忆一下巧家的酷暑与冰天雪地,我相信你可以的”。是的,小朱比我年轻,他在我们处于同一起点的时候选择了项目一线、选择了坚守、选择了挑战。对我们来说,我们都选择成为更好的自己。

    “学校跟社会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生活在陌生的地方不容易,你需要学习的,适应的,努力的,还有很多很多。趁还年轻,尽快调整好心态,丢开以往的自以为是的光环,从头开始,好好努力。”这是在上班前家人对我叮嘱最多的话。

    父母的确是人生最好的导师,从小到大他们教会我的便是真诚、善良、勇敢和永不放弃。诚然,上班后现实与在校时的理想之间鸿沟巨大,面对心理和环境给自己带来的巨大落差,我无比失落。这个时候他们跟我讲,努力了这么多年有了稳定工作已属不易,不要忙着抱怨,多想想自己得到了什么,有这种体验也并不是一件坏事。现在看来,狭隘的空间并没有束缚住我,反而让我的决心和勇气破土而出直至茁壮成长。我很幸运在我人生的每一阶段都有爱我的人在支撑和陪伴我,他们是异地相恋携手同行的对象;是永远会为我归家时留一盏灯的父母;是跟我一起加班,教会我如何做好工作的前辈和同事们。24岁的我,对他们无比感激和珍惜。

    一个人在昆明生活,每次路过人潮汹涌的地方,尤其是在正义路和南强街那样的闹市,伴随着繁华席卷而来的是让人窒息的压抑。走在人群中,总是会产生一种随时被淹没的恐慌感,过马路的时候,常常会发呆,停下来的时候,总是情不自禁地看着天空,想要努力看破些什么。有时晚上一个人在空荡荡的办公室里加班,心里总是弥漫着无尽的落寞和惆怅。但是,每一次只要一想起这座城市里,有那么多人都在用力地生活,有那么多人那么拼命地工作、赚钱,只是为了守护好他们想要守护的东西,守护好他们想要守护的人,可能是恋人,可能是家人,我的心里有一个地方就会被温热填满,变得柔软而勇敢。

    每一次,当被工作、生活折腾的时候,痛苦疲倦得想要放弃的时候,我都在告诉自己:不,不能放弃,不能投降,因为,我正年轻,我还有想要守护的人。

    毕竟,我才20来岁的年纪,不管有什么梦,都还来得及。


    2022年初夏于小团山随想而记。


    
    云南建投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2024 - 2027 Copy Rights 滇ICP备2021001644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908号

    感谢您的光临!您是第50146602位访问者!

    技术支持: 方森科技
    友情链接:云南建投绿美发展有限公司 - 老挝英菲迪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