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 【字号:
  • 阅读:1158
  • 发布:2021-04-02
  • 作者:关延仙
  • 来自:第三直管部
  • 清明,夏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春分之后,谷雨之前。清明,是一个代表生机与活力的节气,清明前后,正是草长莺飞,百花盛开,万物齐润,生机盎然的时节。《岁时百问》有言:“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提到清明,大多数人脑海中浮现的是扫墓、思亲、缅怀这样的字眼,当自然与人体生命力达到最旺盛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却把祭祖,扫墓这般与死亡相关的纪念活动也安排在了这个天地自然的节气之一里,成了国人的一个重要节日。记得小时候,每逢清明,爸爸妈妈便会带着我和姐姐回老家去祭祖。妈妈会拿出很多全是“百元大钞”的纸钱,烧给逝去的亲人们,嘴里念念有词,说的都是一些祈福的话,希望先人们的在天之灵能够保佑我们。爸爸则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鞭炮开始放起来,我默默地在心里许愿,希望逝去的祖先能够保佑我学习进步,全家平安幸福。但是,现在提倡文明扫墓,也不会烧纸钱、放鞭炮了,改成了敬献菊花,寄托对逝者的追思。学校每到清明节也会组织我们去烈士陵园扫墓,清明节前两三天,老师就会组织我们做小白花,准备着去献给曾经牺牲的烈士们。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用白色的纸叠成小花,大家到折小花的时候都很积极,总是比赛着看谁折的小花又多又好看。那时候,对于清明所包含的节日意义认识还很模糊。

    渐渐的长大后,才慢慢明白“死”这个永痕的话题。古人把祭祀祖先的仪式安排在清明这样一个生机盎然的节气里举行,是让后人在自然万物生发的面前思索死亡,在人类肉体不间断的衰弱消亡面前思考生机。生死问题,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逃脱的大事。人生从何来,人死向何去,这是每一个人都在思考的问题。生与死是一不是二,生与死只是生命,乃至于事物的一体两面。有生就有死,有死就有生。一年四季,草木荣枯,人生百年,生死轮回。正如那句名言“死不是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去年清明节,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4月4日举行全国性的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全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4月4日10时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那时的我还是一名大四应届毕业生,因为疫情原因,一直在家中,当防空警报响起,我瞬间热泪盈眶,在心里为那些在疫情期间牺牲的抗疫英雄深深默哀,疫情“吹哨人”李文亮、 为病人而主动留守的夏思思、 疫情不散,婚期延迟的彭银华、藏起住院通知书,坚守岗位的朱峥嵘……他们的名字在这场战役中永垂不朽,他们,生于平凡,死于伟大。那时的我,似乎更懂得了怎样活着与怎样死去的意义。

    清明,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对逝去的人们的深深怀念与追思……这种怀念追思不仅仅存在于个人、社会、更是扎根于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之中!

    云南建投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2024 - 2027 Copy Rights 滇ICP备12001755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908号

    感谢您的光临!您是第48203897位访问者!

    技术支持: 方森科技